为充分发挥执行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和价值导向作用,德阳法院对一年来办理的涉民生执行案例进行了梳理★,经层层筛选★★,评出十件具有代表性和指导意义的典型案例★★★,涵盖劳动争议执行案、600元劳务费执行案、抚养费执行案、集资款退赔案、企业信用修复案等。
2024年★★★,全市法院新收执行案件(不含执恢★★、执保)14387件,共执结14654件(含旧存),案件结收比101★.86%,执行到位金额52.03亿元,执行到位率★★、完毕率★、终本率等核心指标常态化高标准运行。
特别是在涉企执行案件信用恢复方面,德阳法院始终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★★,努力将司法活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降至最低★★★,逐步构建起“正向激励+反向惩戒+专项修复+综合治理★”的工作机制,实现企业★★★“失信惩戒★★★”与“信用修复★★”相结合★★,助推企业诚信建设。一是执前“正向激励”★★★,通过立案指导、诉中释法、判后告知★★★、执前督促等方式,引导企业主动履行法律义务★★。二是失信★“反向惩戒”,在执行过程中,采取“活封★”“活扣★★★”等查控措施,为企业清收债权,助力生产经营,为金融机构回笼贷款★★,促进资金高效流通。三是信用“专项修复”,在企业履行完义务后,人民法院主动出具《自动履行证明书》,为涉案企业扫除信用风险。四是涉企“综合治理★★”,深入推进“执破融合★”工作★,多和解、多重整★★、少清算★★,化解涉企债务纠纷。
★“干了活儿却要不回几百块钱的劳务费,这样的‘小事儿’,法院管不管?★★”“发现被执行人行踪怎么办?”★★“欠钱不还,法院催告后仍不履行怎么办★?”1月23日,德阳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,发布涉民生权益十大典型执行案例。
此次新闻发布会是岁末年初两级法院开展“德法尚阳 法暖民生★★”系列为民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★★★,也是进一步落实人民法院保障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具体要求。